正文共:2814字
预计阅读时间:9分钟
论语学习心得——子罕第九(211)马:好,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子罕第九的第四 章, 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方 同学,来给大家念一下翻译吧。方:好。孔子丝毫没有这四种毛病:不随意揣测,不主观武断,不拘泥固执,不为我独是。
【资料图】
马:非常好。这一章,讲了孔子为人处世具有的四种优秀的品质,或者说杜绝了四种一般人都很难避免的毛病。这四种毛病,意、必、固、我,孔子把这四种都断绝了。绝,就是一点都没有,完全断绝了。
这四种,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下。首先是意,就是凭空猜想了,所谓的主观主义错误。凡事不从实际出发,而是我认为、我想象、我猜测是怎么样的。我们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,我想着它是一个什么样的。因为我们人本身作为一个高级动物,我们有这种推理的能力,我们有思考的能力。我们很多时候看到一个影子,就可以想象出来这个东西的样子是什么,所谓捕风捉影,对吧?而且往往有时候是对的,它给我们一些帮助。看到闪电了,你就预期要有雷声对吧?但是你如果是过分的凭空想象,就所谓的主观,这样是不行的,是会犯错误的。老是我认为它是怎么样,你很可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跟你想的不一样。我们都是要从实际出发,客观出发。所以这种意,这种自己的推测,孔子是没有的,他不存在。
而且毋必,必就是绝对主义了。一定是怎么样的,也是犯了一个不客观的错误。因为世事是变幻无常的,就好像说:我昨天还看到了这个东西在这,今天怎么就没了?这就是无常。你看我昨天身体好好的,我今天怎么可能感冒了?他确实就感冒了,凡事就没有一定的。而且毋必,也是孔子不会说:这个事情一定要怎么样!你要随着时间,随着外界的环境,随着情况做出调整的。就像孔子前面讲的: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这叫审时度势,没有说:我一定要被任用。不能被用,你又怎么样呢?你又能如何呢?一般人可能就受不了了,那就是受到打击了。
跟我想的不一样,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,结果它不是这样的。跟前面毋意也是连着的,你之所以会有一个绝对是这样的想法,你肯定有个主观的意思在,你这个主观意思错了,然后你就认为它一定要这样,那不就是错上加错?
第三种,毋固。固就是固步自封、固执,对吧?你认为一定是这样的,而且你固执的认为一定是这样的,你在现实面前还不低头。你不只是不到黄河心不死,到了黄河还心不死。这叫撞了南墙了,还不回头,这就是固了,固执。
最后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呢?是因为有我,有这个小我,自以为是。所以这四条其实是连着的,你为什么会固执呢?因为你自以为是。你为什么认为凡事一定是这样,必须要这样?就是因为你自以为是而且固执。你为什么会主观臆断?为什么会凭空猜想?就是因为你有自私,自以为是,然后固执己见,不知变通,一定要怎么样,偏执,最后凭空猜想,全部都是假的了。
所以它四个等于是一个环,而且是一个恶性循环。从哪里开始?从我开始,你自私自利,有我见,我想,这种主观的意识;然后自以为是了,最后把自以为是强化了。固执,别人再怎么劝我,我不听他的,认为一定是这样的,就变成必了。从我,到固,到必,最后你就是意了,对吧?这个意,就做不成事了。你等于失去了跟外界的一个很好的交互的能力,随时调整的这种能力你丢掉了,你会执着于一个自己造出来的,异想的、虚幻的假象。
你失去了本然的智慧,本来是一个镜子,外面是什么,照出来就是什么。你现在这个镜子扭曲了,像个哈哈镜一样。你因为我见,或者说你上面有了污点,把它遮蔽住了。就算外面有光,也透不出来,也照不出来了。变形了,不是那样了。
孔子就避免了这些错误,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品格:他不凭空猜测,他不绝对肯定,他不固步自封,不自以为是。他是可以随时,因时而变,从实际出发,客观的。这个就像《金刚经》里面的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孔子无私了,他能够无我了,所以别人说什么,他能够听得进去。他不会说:一定要怎么样。他知道什么叫天命,那也就不会主观臆断,不会猜测。就像佛经的金刚经里面的: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他不是执着的,不是固定的,不是死的。最关键的是因为他无我相,对吧?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这是相通的,是一致的。
所以这四条,我们不要小看,一般人还真的是做不到的。这是之所以圣人能够成圣的根本所在,他就是有了这四种。绝四,你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他的绝学,这是孔子自己才能做到极致的四种。
其实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一切实事求是,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,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,不要犯极端主义错误、绝对主义错误,而且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,不要自以为是,认为我什么时候都是对的。这就是孔子弟子们给他总结的,孔子的特点,可以算是孔子作为一个圣人的优点了。
我们想要学,这也是我们可以入手的地方。无我嘛,是最后才能够做到的,很难。你真正无私无我,这个不容易。我们先从不犯主观臆测的错误入手,顺序我们也可以循序渐进的。先不乱猜,凡事不要:我认为它应该是怎么样的。你先说:我观察到客观事实是什么样的,对吧?先从毋意入手,然后是毋必,不要说凡事一定怎么样,这个是不一定的,没有绝对的。然后你再慢慢的,就不会再固执己见了。最终当你发现,原来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,“我”是个假象,我还自私什么?我还贪求什么?你把“我”也放下了,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毋意,这就是一个圈就回来了。
所以从意入手,也是挺好的。你如果说:我心量很大,我先从毋我入手,我将无我,心里全部都是人民,全部都是祖国,都是天下。那你很了不起,你前面这几条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做到,很顺的。无我了,你还固执什么?你连我都舍掉了,你还有什么舍不掉的?没有任何可以固执的地方,也没有什么是必然的,凡事皆有可能,你就不会是主观臆断了。你就是实事求是,从实际出发,不是从自己的意识出发了。
好吧,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吧。
方:好。
END
来源:和合文化屋
编辑:李君杰
初审:曹思航
终审:刘瑞芳
邮箱:sqwenlian@163.com
关键词: